融資40億美元、加大AI人才儲備及技術投入,滴滴的無人車野心初現

原標題:融資40億美元、加大AI人才儲備及技術投入,滴滴的無人車野心初現



編者按: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“量子位”(ID:QbitAI),作者:李根,36氪經授權發佈。

菜梯價格

Where there’s a will, there’s a way.



這句話很適合用來形容滴滴。



網約車起傢,廝殺並購壯大,然後融資、佈局、再融資、再佈局,直至估值達到560億美元,現金儲備接近120億美元。但是,滴滴距離高枕無憂還很遠。



和Uber一樣,滴滴帶來出行革命的同時,也隨時存在“被顛覆”的風險。沒有司機的無人出租車,既是風險也是機會。也和Uber一樣,滴滴很早就開始在AI和自動駕駛方面佈局。



隨著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完成,官方也不想再掩藏對於未來趨勢的野心瞭。



這傢公司在官方通告中明確宣佈:“將加大在AI人才儲備以及技術上的投入,持續為智能駕駛與智慧交通的能力建設,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”。



滴滴要幹什麼?



量子位獲悉,在滴滴40億美元融資過程中,核心拋出瞭“100輛自營電動車”計劃。該計劃包含兩大目的:



一是自測電動充電網絡。更早之前,滴滴已經通過合作啟動瞭自己的電動車充電系統,該網絡不僅將服務於自己的車隊,而且還會服務於更廣泛公眾,也就是說,未來除瞭打車用車,滴滴充電也會成為滴滴出行平臺的一部分。



另一大目的是無人駕駛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這個新車隊可能會成為滴滴未來“無人出租網絡”的先鋒。



Uber已經在這麼幹。



去年Uber已經在匹茲堡等地開始測試無人出租車業務。前不久,Uber還宣佈要購買2.4萬輛沃爾沃自動駕駛型XC90,總花費14億美元,用以組建無人車隊。



出於種種考慮,很少聽到滴滴公開大談自動駕駛。不過他們和Uber的判斷應該相差不遠。



Uber之所以押註無人車,是因為無人出租車的運營成本要低得多,因為機器司機可以無休止的工作,而且還不會要求漲工資。誰能盡早推出這種服務,誰就能把同行逼到死角、甚至擠出競技場。





當然滴滴也沒閑著。



在國內,據說滴滴已經在某市展開無人車測試。在國外滴滴參與投資的全美出行平臺Lyft,也在和通用、Waymo,Drive.ai一起,試圖完成“造車車廠+出行平臺+自動駕駛系統”的生態拼圖,而且最快在2018上半年,灣區就會開啟呼叫無人出租的試水。



相比起來,滴滴佈局算不上早,但不意味著就此沒有瞭話語權。



特別是人才吸引力方面,滴滴正在攪動風雲。



搶人才(也流失人才)

今年3月,緊隨蘋果戰略投資滴滴,滴滴的矽谷研究院也在蘋果公司附近安營紮寨。



然後便正式開始瞭一系列人才挖角,尤其是華人工程師。



其中最知名的當屬Waymo工程師賈兆寅,而且據說賈兆寅一度接近百度美研,但最終卻成為瞭滴滴前沿技術負責人。



量子位還聽說,在人才挖角過程中,滴滴甚至還從百度美研挖走瞭組建無人車團隊的HR,她曾經幫百度簽下樓天城,並最終為滴滴挖動瞭賈兆寅。



當然,百度美研丟失的HR也不止這一位,量子位之前也報道過,成為“AI黃埔軍校”的百度,另一位知名HR也在AI挖角中被今日頭條搶走瞭。





△這三個人都已經離職履新瞭



不過,回到滴滴美國研究院本身,與其他中國公司矽谷分舵不同,滴滴矽谷隱秘而低調,除瞭零星大牛加盟,路測、自動駕駛重要進展等方面的消息並不多。



官方公開的也隻有兩件事。一是今年8月,滴滴和Udacity舉辦瞭一次自駕車挑戰賽;二是11月,滴滴矽谷搬傢至山景城新辦公室,這是一座占地36000萬平方英尺(約為3340平方米)的獨立建築,未來將能容納至少200名員工——量子位也聽說,進展飛快,距離坐滿也不遠瞭。



當然,也並不全是好消息。



細心吃瓜群眾或許早已發現,之前高調加盟滴滴、任滴滴研究院院長的何曉飛,已經幾無聲量,而且頭像和名字也已經不再列於滴滴研究院官網中。



業內人士應該都知道瞭,何曉飛早已離職。有人說重回浙大任教,也有人說被BAT挖走,但量子位打聽到的消息是,這位CV大牛,實際是低調開啟瞭自動駕駛方面的創業歷程。



以及滴滴無人車高級總監楊慶雄也在今年離職,加入瞭無人車創業公司景馳。景馳想做的事情,也包括自動駕駛的無人出租車。



還有從Uber加盟滴滴的安全專傢查理·米勒(Charlie Miller),三月加盟、七月離職,跑去瞭通用旗下無人車公司Cruise。



滴滴官方不會告訴你的還有很多,包括兩起非完成時的重大收購案。

電梯保養項目

關於滴滴矽谷,最核心的自然是自動駕駛研發,但關於自動駕駛,滴滴一方面是自己做,不斷挖人建團隊;另一方面則寄希望於收購。



最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宣佈後,騰訊科技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,滴滴已經收購瞭一傢矽谷自動駕駛初創公司。不過報道中並沒有透露公司名稱。



量子位得到的消息是,滴滴試圖收購兩傢矽谷的無人車公司,但都(還)沒有得償所願台中菜梯保養



這兩傢公司背後都站著大牛。





△朱佳俊



第一個大牛是朱佳俊,前Google自動駕駛工程師,其後自立門戶創辦瞭Nuro.ai。



滴滴一度想把朱佳俊和Nuro收入囊中,甚至為此開出瞭天價收購單,但並未夢想成真。接近朱佳俊的人士向量子位透露,他(朱佳俊)很堅持,他希望獨立自主做出一番不一樣的事業。





△Chris Urmson



另一個大牛叫Chris Urmson,是朱佳俊在Google無人車的同事,曾任Google無人車CTO,他離職後創辦瞭一傢名為Aurora.tech的自動駕駛公司。



但與朱佳俊不同,Chris Urmson與滴滴之間的故事更綿長。



量子位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:先是滴滴追逐Chris Urmson,而後者曾經短暫而低調加入過滴滴;但不久,Chris Urmson馬上又離職創業,據說是想重演Uber收購Otto的戲碼——自己創建一傢自動駕駛公司,然後再賣給滴滴。



但滴滴最後並未接受Chris Urmson的提議,而關於滴滴收購Aurora.tech的消息,也始終處於傳聞中。不過滴滴得抓緊時間瞭,畢竟在矽谷拿著錢找無人車初創公司的人不少,包括滴滴的主要投資方。



關於從Google離職創辦無人車公司的大牛們,詳情可以看量子位此前的報道:《這些大神從Google出走,創辦瞭五傢(命運各異的)無人車公司》。



另外可能需要澄清的是,波音之前收購瞭一傢公司也叫Aurora,但那傢公司做的是飛機的自動駕駛,跟Urmson創辦的汽車自動駕駛公司Aurora不是一傢。



滴滴的AI和自動駕駛

所以關於滴滴的AI和自動駕駛進展,現在到底怎麼樣瞭?



也不是全無蛛絲馬跡。



量子位聽聞,在滴滴內部,AI被分為三層結構去展開。



最基礎的一層叫交通基礎設施,具體擔綱的是今年成立的智慧交通團隊,核心是用滴滴掌握的交通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去優化道路,比如實時根據路面流量動態去調整紅綠燈,舒緩擁堵。



中間層是車輛本身變革,一方面汽車能源會從汽油變成電,另一方面是智能化,把人類從駕駛中解放出來。



不過關於車輛本身的變化,滴滴現在並不敢談論太多,更多對外宣傳重點還在安全輔助駕駛,比如目前已經在其司機應用程序中增加瞭安全駕駛系統,通過在智能手機中使用GPS,陀螺儀和其他內置傳感器來檢測危險駕駛行為。



最上一層變革則是人和車關系的變化,讓汽車從不動產變成共享資源——從原來每一個人擁有一輛車到很多人共享一輛車。



總結起來,還是離不開那三個公認的趨勢:電動化、共享化和無人化。



而滴滴作為共享出行平臺,最難的還是“無人化”。滴滴目前的自動駕駛方案,圍繞系統打造展開。



之前在公開采訪中,程維談過看法,他認為,無人駕駛的投入長期才會見效,競爭也更加激烈。



“最重要的是研發投入,中國能做手機操作系統的也有很多傢,但能活下來的沒有幾傢,無人駕駛最終可能也隻有兩個生存名額,希望滴滴是其中之一。”





Will Way

然而,對於滴滴和程維來說,指向未來的旅程並不輕松,出行的戰爭始終看不到盡頭。



之前,江湖烽火有過階段性漸熄,滴滴並購快的、優步,搶占瞭最大市場份額,卻無法一統江湖,近有神州專車、首汽約車,遠如摩拜和美團。這是一場疆界模糊的拉鋸戰。



未來,滴滴最大的革命在於自我。滴滴顯然意識到自動駕駛浪潮的勢不可擋,但如何在科技升維中不掉隊,還能平衡好與司機的關系,一切並不輕而易舉。



如今,滴滴創始人程維如今公開現身的場合已經不多瞭,但每年的“車主 司機頒獎典禮”他都不會缺席,在近日剛結束的2017典禮上,程維對車主和司機說:“沒有你們每一天的付出和汗水,就沒有滴滴的今天。”



他款款而談的是未來一年滴滴將會給車主和司機帶來的福利,但他沒有談及更遠的將來,或許他心裡清楚還不能談,也或許他還沒有“良策”平衡好科技趨勢上的一切:滴滴靠車主和司機壯大,卻需要在未來藍圖中註定“放棄”他們。



回頭再看那句英諺:Where there’s a will, there’s a way.



程維的英文名就叫“Will”,或許他會繼續趟出一條“Way”來。
arrow
arrow

    nqgmweac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